前段时间,国轩高科作为世界排名前列的电池供应商,被其客户瓯鹏爆料使用了国轩高科的电芯原材料后,发生了电池爆炸和自燃事故,随后双方爆发舆论口水战。从这件事情起因上,能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动力电池的现状,摊开来讲便是国轩高科尚且无法保障电池的绝对安全,那些小厂家制造的电池风险系数可想而知。
电池的风险,感受和体悟最深的是谁?答案是电池厂家的老总。要问为什么?这些老总大多数都因自家售出的电池出现事故,导致被追责赔偿过,人总是这样,对伤害过的事情记忆犹新,格外深刻。
例如,我在长兴的一位客户,主要生产低速车和叉车的动力锂电的,在去年因为自家的电池问题,焦头烂额,劳心又伤财,更重要的是,口碑!新能源圈子就这么大,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口碑坏了,路也就窄了。
这位客户我是去年年底接触的,过去拜访他的时候,是在他的工厂,客户带着我转了一圈,看完他们的电池,非常直白的问我“电池热失控着火能不能灭?怎么灭?”,这种开门见山的客户很少,想必他也是被电池火灾烦透了心。
我在认真查看他的电池后,给了肯定的答复“能”,就我们公司的专业性方面,详细的和客户做了技术交流以及热失控灭火演示试验,收获了客户的认可,愿意尝试在低速车电池和叉车电池内加装我司的自动灭火装置,按他的意思来说,用百八十块的装置来保护几千上万的电池,不光增加了产品溢价,还免了后续的追责,钱挣的放心。
近日,工信部重磅发布了《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要启动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安全相关标准修订工作,进一步提升动力蓄电池热失控报警和安全防护工作。政策的发布意味着不久的将来,国内的电动汽车,或将安装动力电池热失控探测及灭火装置。锂电池作为大趋势,市场基数大,热失控引发火灾案例频发,轻则伤财,重则我看“刑“,大有判头。电池的国标规范将会愈发完善,锂电的技术仍处于高速发展期,愿安全与技术同行。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标题:用百八十块的装置来保护几千上万的电池,钱挣的放心!
地址:www.jad119.com/xfzx/935.html
Copyright 2017-2021 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宜昌起源数字科技 鄂ICP备19018862号-1
地址:中国(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生物产业园花溪路199号电话:0717-6741877传真:0717-6211484邮箱:jad_bd@126.com